淺談文字寫作中的本手、俗手和妙手

發布日期:2022-06-13 信息來源:辦公室 作者:吳林邗 字號:[ ]

本手、俗手、妙手原本是圍棋中的術語,最近因高考作文題目而走紅,成功“破圈”。

本手通常形容在棋局中下出本分的一手,通常介于不壞與好之間,是中庸的選擇,但中庸并不意味著平庸。俗手意味庸俗的一手,可能當下看來平庸無奇,但情隨事遷,某些時候俗手反而會成為當下最好的選擇。妙手意味著卓越的一手,可遇而不可求,必須在平日有一定經驗積累和訓練才能完成真正卓越的妙手。

例如公文寫作,需要循規蹈矩,按部就班,切忌“一拍腦袋”,肆意揮灑內心的創意和靈感。方寸文字,展現的是公文的莊重和正式,不是揮灑個人靈感,彰顯個性的地方。公文寫作要嚴格按照格式,不能出現絲毫疏漏。缺少標點,格式不對,字體不對,行間距出錯,都容易造成觀感上的不佳。公文材料往往是“上傳下達的主要方式”。函件大多意味著平行溝通,上行文能代表著匯報請示等,下行文會發布指示督辦等內容。失了文字的“卷面”,往往也會丟掉“臉面”。所以在斟詞酌句,形成材料同時,要重視行文規范。我們要在材料寫作的棋盤中,下出寫作“本手”。

文字寫作面向普羅大眾,為了方便廣大受眾理解和接受,有時候減少尋章摘句,掉書袋等行為,有助于文章蘊含之思想表達得更具體,更深入。每讀《毛澤東選集》,常感嘆主席用筆樸實,語言通俗,在那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,讓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。“誰是我們的敵人?誰是我們的朋友?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!”在《毛選》第一卷收錄的文章《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》中,毛主席指出了工業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,分析了中國革命的敵人和友人,提出了中國無產階級必須聯合最大多數(主要是農民)反對少數的戰略思想,說明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矛盾及其關于“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”的企圖是完全行不通的,“僅僅一個幻想”。至今讀起,仍感語言通俗易懂,樸實無華,文章深入淺出,力透紙背。

文字寫作,很大一部分是為宣傳服務。若是辭藻堆砌,看似華麗,卻讓人到懂不懂,反而失去了寫作該文章的目的。漫卷之乎者也,有時反而成為俗手,落入“掉書袋”的窠臼。

文字寫作之妙手,往往來源于常年累月之積累。君不見,《滕王閣序》,即興之作,卻能流傳千古,這背后是王勃的滿腹經綸,厚積薄發。他寫著“關山難越,誰悲失路之人。萍水相逢,盡是他鄉之客。”的失意惆悵,卻也寫著“東隅已逝,桑榆非晚”這樣豁達的情懷,心懷“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”的堅定信念,書寫出了文壇史上的一顆明珠。

善用本手,夯實寫作基礎,明確寫作對象,避免出現“俗手”。至于寫作妙手?若想妙筆生花,必先苦學多練,以求厚積薄發。筆者尚未達到過“倚馬可待”,尚在追求著“妙筆生花”,在此與諸位共勉。





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
瀏覽次數:


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丝瓜视频成年app无限版-丝瓜视频成年app无限播放-丝瓜视频成年版appios